项目背景

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、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,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。中国铁路从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,到自主开发时速350公里、380公里“和谐号”动车组;从京津城际铁路、武广高铁运营,到京沪高铁开通,中国迅疾跨入引领世界的“高铁时代”!“引进、消化、吸收、再创新”的战略使中国使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世界高铁最先进的技术,而接下来的发展,更多要靠自主技术创新。

行业的快速发展,建设和运营规模不断增长,催生出对优质人才需求的越发饥渴,行业人才供给不足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逐渐凸显,成为制约轨道交通健康、安全、可持续发展的短板。但传统培训模式培训效率和质量均跟不上人才需求的空缺,为促进轨道交通行业的顺利发展,寻求更为高效、高质量、低成本的实训模式成为了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 

建设内容

VR轨道交通就是运用VR技术将轨道交通工具的设计制造到运行维护等各阶段、各环节的三维环境,用户在该环境中可以“全身心的”投入到轨道交通的整个工程之中进行各种操作,从而拓展相关从业人员的认知手段和认知领域,为轨道交通建设的整个工程节约成本与时间,提高效率与质量。

其包括三部分内容:

虚拟设计

虚拟设计包括轨道设计,轨道交通工具设计及轨道交通环境的设计。虚拟现实技术在轨道交通设计中并不直接参与设计,而是作为设计者的一个高效辅助工具,帮助设计师节约设计时间,提高设计产品的质量。
虚拟装配

为保证轨道交通工具的设计符合流体力学、工程力学等各种学科的要求,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各部件的虚拟装配,方便的检查出各个部件之间的嵌合度和兼容性;此外,虚拟装配还可以深入发展为交互式三维虚拟培训环境,让受训人员在沉浸式环境中熟悉各个部件及装配过程,提高学员的设备装配能力。

虚拟运行

在列车投入使用前,利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出列车运行时的状态、各部件变化情况及周边环境变化情况,检查列车运行可行性;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更改部分数据,观测列车因数据变化而受到的连动影响,从而总结出更多列车运行经验,有效的规避列车正式投入使用后的风险,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。

技术特点

采用虚拟现实技术、增强现实技术、系统仿真技术,通过实物设备与虚拟仿真系统的结合,构建轨道交通综合性、多工种的协作实训基地。
方案优势

把3D虚拟技术与现实环境相结合,强烈的沉浸感和动画演示效果极具吸引力,其最大特点是:模拟真实、危险操作环境、造价低、免维护、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、拆解复杂甚至不可见机械的内部构造,提示重要教学要点及常见故障处理,无限的增加了教育资源。具有安全、节能、快速、高效的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