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背景介绍
在教育部下发的《2018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》、《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.0的意见》也指出,要推动大数据、虚拟现实(VR)、人工智能(AI)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,建设开发一批交互性、情境化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。也提出了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、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、加快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、加强教育信息化学术共同体和学科建设。当前,我国的传统的K12教育形态,学生在课堂上面对大量抽象的、难懂的、微观的、宏观的知识点,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快速消化,比较依赖死记硬背、重复记忆的方式,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低、学习效果差。
市场上出现了一些VR教学的形式,可带领学生沉浸在虚拟世界的知识海洋中进行体验式、互动式学习,通过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体验学习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,也提高了学习兴趣。但是这种VR课程内容都采用国外专业的VR软件开发工具开发,VR课件内容开发成本高、难度大,普及困难,严重制约着VR教育行业的发展。
二、产品功能介绍
为了解决传统教育的教学问题,我们经过4年多的探索和实践,结合当前教育行业需求痛点、经过三年多的产品研发迭代和课堂试用,研发出了针对K12教育的 “VR 体验式教学系统”产品,该系统主要由VR智慧教学管理系统,VR编程学堂软件系统,VR 3D优质课程内容三大部分组成。
通过VR技术的沉浸式、体验式教学模式可将“抽象概念具体化,难点的知识点可视化”,让书本的知识真正“活”起来,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,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真正做到“真听真看真感受”的创新教学空间既“VR智慧教室”。让老师更丰富的教学方式去提升教学效果,为教育行业提供一站式VR智慧教育解决方案。


三、VR智慧教室方案
通过VR智慧教学管理系统,VR编程学堂软件系统,VR 3D优质课程内容三大部分组成软件产品和VR眼镜设备、VR充电消毒柜、网络及电脑设备等,我们设计了VR智慧教育教室以下三套解决方案:
3.1 VR智慧教室
教学目标: 将VR技术与教育融合,可将K12教育中抽象概念具体化;将宏观的、微观的、难点的知识点变得可视化,通过场景化交互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辅助各学科进行体验式教学,让学习变得简单、高效。
课程设置:VR K12学科课程分为小学、中学、高中各学级学段,主要标准课程 包括但不限于科学、数学、科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地理、国学、安全教育等标准课程,目前课程资源950余节。
VR智慧教室参考效果图一


3.2 VR航天STEAM教室
教学目标:基于航天特色STEAM创新教育项目式教学模式,将K12教育中学到的基础数学、物理、地理、信息学等知识与航天学科知识进行深度融合,应用到航天项目创新实践中去,培养学生航天项目的实践创新能力,实现航天科技领域的基础创新人才培养。课程设置共计52个学时(一个学时45分钟)课程:

3.3 VR创客教室
创客空间根据学校需求,通过思考、设计、实现、反思、出品的五大步骤实现创新创客教学;同时,在物理分布上将空间划分为教学设计区、创造加工模块、VR科普及创新力探索区、材料仓储区以及选配置的自由分享区、人工智能实践区、成果展示区6大板块。提供四大资源支持,包括教材手册资源、配套设备与工具、导师资源、大赛辅导资源。实现“科普创新、多元实践、决胜创赛”教学目标。
VR课程


四、部分案例效果图









